产业学院与山东成达集团签署协议共建企业分院
9月23日,人工智能与数字财经现代产业学院院长韩慧健、副院长刘一民、吕游等一行,到山东成达集团考察调研合作并召开合作座谈会。山东成达集团董事长苑斌、总经理苑震及各部门负责人参加了座谈。苑斌、苑震介绍了山东成达集团的发展历程、业务布局及未来规划,重点阐述了企业在跨境国际贸易、海外电商平台等方面对技术与人才的需求。韩慧健介绍了产业学院建设原则和任务措施,专业学科建设特色以及人才培养情况,特别是学院提出的“把大学建设在产业一线”的具体思路和举措。双方还就跨境电商智能化转型背景下,高校与企业如何通过AI技术研发合作、实习实践基地建设、定制化人才培养、学生就业等方面进行了交流。

座谈会后,举行了校企合作签约仪式,韩慧健代表人工智能与数字财经现代产业学院,苑震代表山东成达集团,就建设人工智能与数字财经现代产业学院成事达科技学院作为产业学院企业分院,双方签署了合作协议。韩慧健强调,在企业建设人工智能与数字财经现代产业学院成事达科技学院,是“把大学建设在产业一线”的具体措施,是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加快构建产教融合教育体系”精神的具体实践,是推进大学生联合培养基地建设,完善学生实习实践制度、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实践方法。韩慧健表示,以此“成事达科技学院”为载体可未来可实现四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实现“引企入教”(产业导师、产业课堂、产业项目等)将企业真实项目、行业前沿技术、产业导师融入大学人才培养;二是实现“引教入企” (员工培训、联合研发、科技攻关等)高校技术、人才力量可助力企业技术攻关和创新发展;三是实现“资源共享”(教育、产业、技术、人力、数据、知识产权等共享)实现科技成果和企业文化等资源共享,推动产教深度融合,最终达成人才培养和服务企业发展的双赢目标。四是“形成合力”(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在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方面形成合力。苑斌表示,将以建设产业学院企业分院“成事达科技学院”为契机,公司将在未来尽可能提供更多资源和条件建设好“成事达科技学院”合作平台,为人工智能与数字财经现代产业学院的建设和发展发挥更大作用。


最后,韩慧健向山东成达集团授予 “人工智能与数字财经现代产业学院成事达科技学院(大学生联合培养基地)”铜牌。并为苑震颁发成事达科技学院院长聘书。
山东成达集团是集设计研发、生产和销售于一体的集团公司,总部位于济南市高新区,下属两个汽车改装生产企业(在山东菏泽) 、三个 4S 店(在塔吉克斯坦和济南)、一个国外物流公司(在哈萨克斯坦)、 四个贸易公司(山东成事达汽车销售有限公司、山东创威国际贸易有限公司、 山东哥斯拉国际贸易有限公司、青岛成事达汽车机械进出口有限公司)、两个国际货运代理公司(在霍尔果斯和新加坡)。两个汽车改装生产企业分别是山东成事达专用车制造有限公司和山东郓城成达专用汽车制造有限公司,两个制造公司占地面积 28 万㎡ ,建筑面积 10 万㎡ ,总资产 3.8 亿元,固定资产 2.3 亿元,现有员工 620 人,其中高、中级技术人员 180 人。公司拥有国际、国内先进的半挂车生产线、粉罐车生产线、搅拌车生产线、油罐车生产线、自卸车生产线、低平板生产线和各类生产、检测设备 300 余台套,生产的挂车、专用车产品覆盖 7 个系列,200 余种规格,具备年产 8000 台挂车、专用车的生产能力,产品畅销全国 30 多个省、市、自治区及世界 40 多个国家。山东成达集团通过了 “ 3C ”强制性产品质量认证、ISO9001 质量管理体系认证、ISO14001 环境管理体系认证和 OHSAS18000 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认证,获山东省名牌产品称号;拥有 100 多个国家产品专利;通过了国家工信部汽车制造公告,拥有车辆制造自主品牌“成事达牌 ”和“雨辰牌 ”,取得了“汽车零部件再制造企业一级证书 ”,具有自营进出口权。
山东成达集团自 2004 年开展外贸业务以来,经过20 余年的深耕,逐步形成了成熟的销售体系、畅通的销售渠道、快捷的运输方式和稳定的客户群体,外贸业绩逐年攀升,目前公司有 8 个销售团队共 260 人。出口市场遍布非洲、东南亚、南美洲、 中亚等发展中国家及 欧美发达国家,主要出口产品有半挂车、全挂车、重型卡车、 轻卡、重型机械以及配件等,在尼日利亚、加纳、坦桑尼亚、 吉布提、埃塞、肯尼亚、马拉维、菲律宾、阿联酋、俄罗斯、 阿塞拜疆等国均有销售代理,并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 自 2022 年初开始,集团又开拓了乘用车出口业务,主要出口市场为中东、 中亚、东南亚、非洲及南美洲,集团已与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长安汽车集团、比亚迪汽车工业有限公司及中国重型汽车集团有限公司进行了全方位的合作,并取得了奇瑞汽车在乌兹别克斯坦的销售权和在塔吉克斯坦的代理权。2024 年集团公司出口各类车辆 、机械 8000 多辆(台),销售额达 20亿。
此次成事达科技学院(大学生联合培养基地)的设立标志着产业学院在制造业、跨国贸易领域开展产教融合、人才共育合作迈入实质性阶段。不仅将为学生搭建“从课堂到企业实践”的平台,也为山东成达集团精准培育符合行业需求的专业人才提供了保障。下一步,学院将以“成事达科技学院”为依托,进一步优化人才培养方案,推动课程内容与企业需求、实习实践与企业岗位标准、产业难题与科研研发“三对接”;同时持续加大校企合作力度,探索订单式培养、项目化教学等新模式,既为学生创造优质实习与就业机会,也为国际贸易行业数字化转型、电商出海输送更多高素质、复合型人才。